平陽木偶戲是一種綜合性的木偶表演形式,具有很高的觀賞性與藝術研究價值。它在浙江省平陽縣流傳的歷史十分悠久,形成時間不晚于宋代,至明清時達于鼎盛。明代姜準的《岐?,嵳劇贩Q當時平陽一帶的木偶戲藝人黃子復等“擅巧思制木偶,運動以機,無異生人……聲音清越,冠絕一時”,清代張纂毋的《船屯漁唱》則以“兒童吻唇葉宮商,學得昆山和弋陽。不用當筵觀鮑老,演來舞袖亦郎當”的詩句描繪平陽木偶戲演出的狀況。由詩句可知,當時木偶戲演出時已兼唱昆山腔和弋陽腔。民國時期平陽木偶戲仍很盛行,至新中國成立初,全縣尚有一百多班,其中以提線為主的有42班,以布袋為主的有75班,以杖頭為主的有1班,從業人員達五百余人。平陽木偶造型別致,明清以來的木偶頭與戲裝制作精美,保存完整,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。
平陽木偶戲兼唱高、昆、徽、亂、時、灘六種聲腔,唱念兼用官話、甌語和閩語。其表演形式多樣,融提線、杖頭、布袋、人偶四種木偶表演為一體而以提線為主。在長期的演出中,平陽木偶戲積累了繁多的劇目,僅傳統劇目就有三百多種,題材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,《水漫金山》、《時針飛轉》等劇目多次獲獎,并4次晉京、4次出國交流演出,馳名中外。